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

钱易(北宋时期翰林学士)

钱易(北宋时期翰林学士)
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

钱易(北宋时期翰林学士)

钱易(约968年-1026年),字希白,杭州(今属浙江)人,为吴越王钱倧子,钱俶之侄,钱昆之弟。中国北宋文学家。

钱易早年与兄钱昆随叔钱俶归宋,未被录用,遂立志读书。十七岁时,应进士,考官厌其文章“轻浮”,弃而不取,却从此文名大著。 咸平二年(999年),进士中第,补濠州团练推官。后召试中书,改官光禄寺丞、通判蕲州。上疏除酷刑,受到真宗嘉许。景德二年(1005年),应贤良方正科试入等,授秘书丞,通判信州。后改太常博士、直集贤院。后迁尚书祠部员外郎。因事降职,出监颍州商税。累迁至左司郎中,为翰林学士。天圣四年(1026年),钱易卒,年59岁。

钱易才学赡敏,千言立就。又善行书和草书,善画山水,画罗汉极古怪。喜观佛书,校《道藏经》,著《生杀戒》。有《金闺》《瀛州》《西垣制集》150卷,《青云总录》《南部新书》《洞微志》等。今存《南部新书》10卷,《洞微志》1卷。

想要了解更多“钱易(北宋时期翰林学士)”的信息,请点击:钱易(北宋时期翰林学士)百科